联合早报 不了解纪政就不了解台独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在两岸关系解冻的背景下,她的愿望不容易实现,但是她的心态却透露了重要的信息。倘若不了解纪政,就不可能充分了解台独。
纪政气质远超台独政客
纪政站出来,是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因为她过去有多次亲身支持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纪录,许多至今犹是温热的。
有人反对她这次的表态是因为要表达他们反对台独;其他人反对她是因为她与大潮流忤逆;还有人反对她是发现她出席过中华台北以"台"为出场序的北京亚运;更有人反对他是读到她一度署名批评,不切实际地在国际场合凸显台湾。
反对她的人没有注意到两件事:第一、纪政与沈君山是至交,耳濡目染,不但关心两岸体育发展,且在个性上也学会不趋炎附势,如今虽然沈君山卧病在床,若事先知情,固然未必赞同,但对纪政的惊人之举说不定也有所同情与嘉许。
第二、纪政在台独当道的时候推动两岸体育交流,却在台独暂居劣势之际,站出来挽救台独,说明纪政的台独是俗民型的,不是政客型的;是表达态度的,不是追求效果的;是关于情绪的,不是关于资源的。
所以,与这次赞扬支持她的台独政客如谢长廷或谢志伟等人相比,纪政就算被他们利用或糟蹋,其气质也仍然远远超出于他们之上。
台独取得权力之後从不认真推动台独,若不是利用台独牟取好处,就是利用台独来清洗自己,两谢分别为这两种台独的代表。相形之下,纪政对台独的感情是素朴的,她既不反华,又真实地执着于体育,可以代表台湾民间忽隐忽现的一种台独支持者的重要典型。
首先必须记得,尽管纪政反对在运动场上搞台独,但她过去多次亲身参与海峡两岸的体育政治斗争,为了扞卫中华台北的名称,她警觉而敏感地屡屡在赛会中亲手将中国台北重新制作成为中华台北。
对纪政而言,争取替中华台北正名,其过程已经犹如是一种比赛,她作为选手,在比赛结束前,永远不会放弃。
其次,如同沈君山所设想并协助草拟国统纲领时,影射两岸是处于一国两府的统一前状态,纪政显然还抱持一模一样的立场,而这个立场与同样深受沈君山影响的马英九也几乎一致。
再其次,虽然台独如获至宝大大捧她,但是纪政并没有提出台独的诉求,并且不愿意名称的争议阻碍选手参赛,因而与台独势力具体要求退出奥运就不一样。
如果执意问纪政是不是台独,就混淆了问题,也是今天外界不能掌握何以台独政客总是可以呼风唤雨,并让他们的贪污腐败一再得以逃避咎责的道理何在。
问题是,台独支持者固然认为台湾应该独立,但并没有非要看到台独不可,只是对台独被压制,他们感到不愉快,所以期望台湾的领导人有所表现。这就是马英九每次都说,要给台湾留尊严的原因,也是台独政客挑拨两岸的契机。
某种不断在竞争的感觉
华台北在称呼上的小小争议,让台湾人情绪起伏,可以从纪政身上得到印证。只要大陆不赞成中华台北,那争取中华台北就有助于宣泄台独的情感;假如争得了中华台北,那就必须靠反对以"中"字为顺序入场才能有效宣泄台独情感。
纪政与沈君山的至情之交,说明台独与反台独的交集,在于他们都有某种与大陆比赛与竞争的需要。他们不一定要赢,也不一定相信自己会赢,他们要的是某种不断在竞争的感觉,而纪政这样一辈子在比赛的人尤其如此。
纪政的指控是,中华奥会放弃争取此次依照过去奥运的例子,让中华台北以台字入场,是不是等于放弃比赛了?作为选手,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不竞争。为了延续比赛,退出开幕式就是纪政想到的方法。
也许因为成功机会不大,忽隐忽现的台独支持者因而不表态支持纪政,但是纪政对于自己好像要失去比赛场合的恐惧,想必一定程度反映了许多台湾人的心理。
沈君山与马英九一定能体会这个心理,也就会设法警惕与调整,但对于那些把纪政看成晚节不保去搞台独的人,是看不到这个心理的。(作者/石之瑜)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星岛时评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