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网 从南奥冲突看西方的舆论战争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以受众大脑为战场,以受众意识为争夺目标的舆论战争,从冷战至今,一刻也不曾停下过。
(一)
在南奥塞梯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格鲁吉亚方面除了在军事上做了充分准备,还为同时发动舆论战争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如果说和平谈判是通过谈判桌拿到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那么舆论战争就是要通过媒体达到军事手段达不到的目的。
西方媒体在配合格鲁吉亚开展军事行动,在争取受众意识、铺垫社会舆论方面确实做到了高度的专业水准,为格鲁吉亚在政治和外交空间争取到了相当的回旋余地。
格鲁吉亚,确切地说,是西方媒体在第一回合的舆论战中获得完胜。顺应和利用受众的心理定势、根深蒂固的看法和观念(或是偏见?),用大量信息进行直接灌输,辅以巧妙的背景和心理暗示,是西方媒体的惯用套路。
在普京执政后,美英媒体把俄罗斯塑造成世界秩序的挑战和世界和平潜在威胁,所以在冲突爆发的报道中,"俄罗斯侵略格鲁吉亚"顺理成章地成为美英各大媒体报道的标题。且不说西方大众对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冲突的历史是否了解,对南奥塞梯位于何方等问题是否清楚,试想,在那个舆论环境和语境氛围下,可有英文媒体敢于打出《格鲁吉亚违反国际协定进攻南奥塞梯》的标题吗?如果有媒体敢于如此直言,那么受众是否会继续接纳这个媒体?到北京的美国游客不吃中餐,顿顿饭还是要往麦当劳跑,人的口味无法改变,由此可见一斑。
这正如同好莱坞影片通常要以坏人阴谋暴露被打败,英雄得胜抱得美人归,或者美国精神战无不胜的大团圆幸福结局一样,要迎合大众心理,获得好感才能获得信任,获得信任才能更进一步地传递所要暗示的信息。如果《功夫熊猫》的结局是反叛师门的残豹击败熊猫阿波,最后称霸江湖,观众们肯定不答应;虽然根据逻辑和常识判断,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阿宝演绎的神化在现实生活中连1%的可能性都没有。
影片制作商不是要特意跟你讲做人的道理,他首先要关心票房价值,如果他突然和你大谈道德问题,那么这表明这是影片增加票房价值的必要因素;同样,西方媒体的本意也不在于要如何客观公正,而是要领导社会舆论,新闻报道中传递客观信息,也是为了夺取社会舆论领袖地位采取的必要步骤。但是,一定要先占据道义制高点,一定要自我标榜公正客观,而且这件事只能说不能做,而且更不能说破,否则就是刻薄。
(二)
BBC在战争第二天的新闻节目中把"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作为头条新闻报道,说俄军战机开始轰炸哥里。电视记者从现场发回报道,只见他身着防弹衣,以隆隆巨响的炸弹爆炸声作背景,然后记者对着话筒用喊话方式报道说,这里有格鲁吉亚的三个军事基地,驻有上千名格军士兵,所以招致俄罗斯空军的轰炸;然后画面切换到格鲁吉亚士兵四散躲避炮火的镜头,最后记者用同情的口吻暗示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入侵如何如何。报道给人的印象是真实得无以复加。
而第二条新闻,才是茨欣瓦利的战事发展。即便没有任何新闻学知识的人也应该知道,头条新闻远远比第二乃至第N条新闻重要。
西方媒体在格鲁吉亚军队攻占茨欣瓦利时集体失声,在俄罗斯出动军队增援维和部队后又大声鼓噪,说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西方同事们对如此默契的配合似乎没有感到不好意思。
以《泰晤士报》和《华盛顿邮报》等为首的英文西媒以各种形式推出的标题 ,说来说去只有一个意思:俄罗斯对弱小的邻居发动侵略。最后大多要引伸一下,说格鲁吉亚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情结未了,如果允许坐视俄罗斯对周边小国肆意动武,那么长此以往,民将不民,主将不主了云云。
《华盛顿邮报》则直接呼吁,美国和盟国应该联合起来,阻止俄罗斯,反对莫斯科对格鲁吉亚的侵略。报纸写道,如果坐视无助的格鲁吉亚和玫瑰革命带来的脆弱的民主不管,那么这对前苏联和华沙组织成员国是个危险的信号,这些国家不顾俄罗斯的恼怒,走上了民主之路,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说实话,稍稍对国际局势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格鲁吉亚入侵南奥,明明是地缘政治斗争激化的结果,格鲁吉亚这个马前卒被俄罗斯拿来祭旗,这和"走上民主道路",拯救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带来的"脆弱的民主"等高调有什么关系,实在匪夷所思。
(三)
对于遥远的南奥塞梯发生的战争,在地球另一面的受众们只能通过媒体来获得信息。依靠玫瑰革命上台的格鲁吉亚现政权,非常清楚通过媒体,操纵社会舆论的重要意义。萨卡什维利频频发表电视讲话,西方媒体也积极加以放大,采用滚动播出方式进行报道。
频繁反复程度高于商业广告的洗脑攻势,对西方社会舆论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且萨卡什维利每次讲话都要站在格鲁吉亚和欧盟旗帜前,甚至对格鲁吉亚国民的电视讲话,也要用英语,好像唯恐西方的同事们找不到英文翻译一样。一望可知,这是为了下大力气向西方社会舆论传递"我是自己人,我们有共同价值观"的信号。
CNN等西媒频频为萨卡什维利提供表演舞台,围绕他组织了大量报道和采访。萨卡什维利在系列采访中发出的最强音可以说是下面的一段话:"这就像是1979年入侵阿富汗。这就像是苏联坦克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如果今天他们同格鲁吉亚所做的能够得逞,那么整个世界就处于危险之中。"
利用在逻辑和事实上都非常模糊,不具有可比性的类比,不用什么事实,很形象地就把俄罗斯置于道义被告的位置上,而他则是占据了道义制高点的英雄,是一个本来爱好和平自由,但是遭到大国侵略的弱小国家的领袖。萨卡什维利还用西方大众熟知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谈美国应该向"自由"的格鲁吉亚提供帮助,说这不仅仅是格鲁吉亚的问题,也是美国的问题,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
英国Sky News在播发南奥塞梯局势的新闻时,特意把格鲁吉亚宣布全国总动员和俄军开进茨欣瓦利的画面放在一起作对比,左面是手无寸铁的格鲁吉亚预备役军人在征兵站做登记手续的镜头,右边就是俄军坦克列队行驶的镜头,而且左边用高角度长镜头远景拍摄,右边的用低角度短镜头推近拍摄,刻意强调俄军庞大的坦克队伍是如何气势汹汹地前来"侵略"格鲁吉亚。其用心一望可知。
总而言之,西方媒体就是通过角色预定,把地缘政治冲突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上,事先安排一个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然后把事件描绘为好莱坞电影式的鬼神之争,最后引导受众得出一个结论:俄罗斯毫无疑问就是那个恶魔。
西方国家的政界和外交界人士也纷纷发表"挺萨"宣言,西方媒体和官方的表态真的做到了一唱一和。从这件小事上不难看出: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媒体、政界和工商金融资本的默契程度之高,勾结之深,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之复杂,超出常人想象。此外考虑到国际资本和产业资本同西方各国政府的幕后运作,西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想不大都不行。在西方媒体强大的信息和心理攻势面前,差不多整个世界都要围绕着美国的思路转。
(四)
和远离欧洲的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英国和他们"新欧洲"的东欧小兄弟不同,在传统的欧洲大陆国家,媒体显得相对慎重。
奥地利《标准报》写道,无论南奥塞梯的局势如何复杂,冲突区军事局势加剧只符合格鲁吉亚的利益。在战略层面上,俄罗斯竭力要在南奥地区维持现状,所以8日冲突加剧的军事行动是由格鲁吉亚方面发起的。
意大利《新闻报》注意到,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每次发表电视讲话,都要有格鲁吉亚国旗和欧盟旗帜布置的背景。报纸认为这是夸大手法,格鲁吉亚不是欧盟成员国,但是如果没有美国的同意,萨卡什维利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从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美国对格鲁吉亚的影响。
刚刚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达成南奥冲突解决六点原则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他如何评论萨卡什维利使用欧盟旗帜,发表电视讲话这件事。萨科齐看起来有些尴尬,但又不便于直接批评萨卡什维利的做法,只好回答说:我可以确认,格鲁吉亚不是欧盟成员国。随后沉默少许,又耸了耸肩,补充说:我无法禁止格鲁吉亚总统使用欧盟旗帜。对格鲁吉亚方面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五)
散布虚假新闻,是格鲁吉亚在这次心理战中使用的主要手段。上至总统,下至军队指挥官,有意识地散布耸人听闻的假新闻,真正做到了说谎说到自己都相信的地步。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格鲁吉亚方面制造的虚假新闻层出不穷,最典型的包括:
萨卡什维利亲眼看到俄罗斯军队攻占茨欣瓦利,造成大量和平居民伤亡;俄罗斯要求格鲁吉亚"政权更迭";俄军轰炸了通往土耳其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俄罗斯空军空袭了第比利斯机场在内的民用目标等等。而英美等西方媒体也以谣言为根据,大肆渲染俄罗斯如何侵略格鲁吉亚的"事实"。
此外,移花接木的手段也被广泛使用:格鲁吉亚电视台曾播出南奥塞梯平民伤亡的画面,经过对图片的技术处理,抹去了站在画面左侧的三名格鲁吉亚士兵,只留下画面中的死者和站在旁边哭泣的一名妇女,配上的解说是俄军入侵造成南奥塞梯大量和平居民死亡。
格鲁吉亚散布的虚假新闻中还包括统计数字。显然格方认为,尽管这些数字明显有悖军事常识,但只要能够骗过大众一时,达到宣传效果就可以。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罗斯空军的损失数量:格鲁吉亚8日宣布,格军击落了1架俄罗斯战斗机,等到了9日又宣布说,已经击落了10架俄军战斗机,打死数百俄军官兵。幸好战争在第四天就结束了,否则如果战争再持续几天,俄罗斯战机的损失数量恐怕要数以百计,人员损失要以数千计了。
格鲁吉亚媒体还报道说,俄罗斯夜间出动了50架轰炸机,空袭第比利斯机场。第二天俄军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在记者例会上被问及此事,诺戈维岑不无讥讽地反问:他们在夜间是怎么数出来的,得出是50架飞机的结论?这种报道本身就明显地违反军事常识,俄军在这次战争中避免地毯式轰炸,没有打击格鲁吉亚平民目标,相反使用了高科技武器,进行精确打击,而且重点是摧毁格军雷达站等军事通讯联络设施,似乎没有必要在夜间出动50架飞机去轰炸第比利斯等民用目标。
戈培尔曾经说过,真相并不重要,听众永远倒向强者,所以只要给出事实,提出简明有力的理由,没有加工的痕迹,就能引起感情和本性的共鸣,而不是理性的共鸣。由此可见,在这场战争中,西媒和格鲁吉亚媒体完全是遵循这个原则行事的。
(六)
在战局呈现出一面倒的趋势之后,在公布了格军造成重大破坏的事实面前,在俄罗斯强大的外交和舆论压力之下,西方媒体尽管仍然坚决支持萨卡什维利,也不得不承认格鲁吉亚这次犯下了错误--不是萨卡什维利打仗不对,而是他打得不好。这就像鲁迅所描述的二花脸--从前公子威风的时候他做帮凶,等到公子落难的时候,他大抵要一面指出公子的缺点,一面对台下的看客说道:你看这家伙,这次可要倒霉哩!这次西方媒体就使出这末一手了。
梅德韦杰夫和萨科齐达成六点原则后,西方媒体的风向发生了转变:不清楚这次萨卡什维利踩到底线,会不会被后台老板Pass,继续他摇旗呐喊是否合时宜还有待商榷,所以暂时把立论角度变一下,不再用指头点着俄罗斯胸口训话,而是转而批评起格鲁吉亚来了。
同样是曾经呼吁美国保卫"玫瑰革命带来的脆弱的格鲁吉亚民主"的《华盛顿邮报》现在报道:尽管西方政府公开宣布支持萨卡什维利,西方的一些外交官们私下里说,格鲁吉亚的领导人,或者是军方,上周开始进攻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造成平民中的大量伤亡,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金融时报》则表示,西方应该让格鲁吉亚回到和平斡旋的轨道上来,不要拒绝同俄罗斯的合作。西方,首先是美国,要对在南奥塞梯开始的战争负部分责任,以后西方不要轻易做出无法兑现的诺言。《金融时报》甚至认为,格鲁吉亚不大可能恢复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控制,所以西方应当承认这两个地区独立。
14日的《华盛顿邮报》又写道,布什的声明和举动表明,美国的能力是如此有限,美国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愿望同俄罗斯在其边境发生军事冲突。《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也从这个角度作了报道说,美国政府高官透露,美国曾警告格鲁吉亚,不要同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
《纽约时报》在询问了众多白宫、国务院和国防部的高官们之后,得出结论,美国"从没有打算支持格鲁吉亚采取军事行动",而7月9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出访第比利斯,在小型晚宴上赖斯曾提醒萨卡什维利,不要同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因为他不可能获胜。
这段报道的描述完全是事实,但是,看来《纽约时报》没有让赖斯女士把话讲完:俄罗斯著名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米哈伊尔·列昂季耶夫透露,现在有十分把握的证据表明,赖斯当时在晚宴上还对萨卡什维利说,格鲁吉亚应该在12月北约峰会上争取加入北约合作伙伴计划,否则明年美国总统换届后,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道路将难以预测。萨卡什维利把赖斯的话当成了美国暗示可以放手一搏的信号,这就是格鲁吉亚此次图穷匕首见的直接起因之一。
(七)
这是不是说明西方媒体认识到自己一向标榜的公正和客观出现偏差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因为他自认为他是天下最最公正和最最客观的,他的标准就是全球标准,所以他使出二花脸这末一手来,也恰恰是公正和客观的表现。
同样的一个报道,英美等西方媒体来做叫做新闻,别人来做就叫做宣传;同样是表达观点,西方媒体就一贯客观公正,别人讲出来就叫做洗脑;格鲁吉亚关闭所有俄罗斯电视频道,屏蔽所有带有俄罗斯域名的网站叫做"保卫玫瑰革命带来的脆弱的格鲁吉亚民主",别人采取同样的行动就叫做钳制新闻自由。而且如果有谁敢于发出不同于西方的声音,那就不符合"普世价值"了,长此以往,必定民将不民,主将不主了。
当年美国《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堪称是全球一流的专业水准,周刊新闻编辑手上就常备两套赫鲁晓夫的照片:一套是正面形象的,另一套则是形象恶劣的,以供随时按照文字需要,配上不同形象的照片。本质上西方媒体这种一正一反、渲染暗示的手法至今没变,只是更加隐蔽,更加冠冕堂皇罢了。换句话说,帮凶帮得更凶,帮闲帮得更闲了。
索尔仁尼琴说,一个堡垒从内部加固的时候,不能指望获得外部的赞扬。这句话正是对美英媒体做法的最好注解。(原标题:从南奥冲突看西方媒体发动的舆论战争)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星岛时评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