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再遭整肃 多方打击齐至
3月22日,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在twitter上说:"光明日报要换新领导了,据说是冲着新京报去的"。预言很快成为现实。3月30 日,光明日报总编辑、副总编辑易人。新任总编辑,恰与新京报刚发生过摩擦。
2010年1月,新京报《评论周刊》全文转载《检察日报》综述 "2009年度十大影响性宪法事例",其中第8条事例为"广电总局大规模关闭视听网站事件"。此事激怒了广电总局,直接上告到中宣部,严厉申斥了新京报。 而此次调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便是广电总局副局长。
在中国大陆,整肃一张报纸的办法有很多。自2005年罢工事件后成为新京报唯一主管单位的 光明日报,要"冲着新京报去",无需亲自动手,只要在需保护时不保护即可。南方报系诸多报纸一纸风行,其重要原因便是主管单位的广东省委呵护有加。主管单 位不伸手,在利益丛生的中国社会,等待一张报纸的命运是什么,不言而喻。
对新京报的打击很快开始。4月15日,青海玉树强震。一张消防员从废 墟中抱出一具童尸的图片被京城和外地诸多媒体用作封面,新京报仅仅将之作为内版普通图片。中宣部却单单就这张图片点名批评了新京报。某高层"拍案震怒"。
在中国媒体最为敏感的6月4日,新京报也难以避免"被关注"。当日的新京报A40版封底,"城市表情"的图片拍摄菜市场鱼贩收摊,有菊花、杀鱼的血手套 等内容。经过引申、解读,图片的内容与"不能提名字的日子"联系在一起,再次被点名批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9日,新京报刊出对湖北 "土炮抗拆迁"的杨友德的专访。此前,已有其他媒体报道此事,新京报并非独家、首发此文,并且,作为尺度一向大胆锐利的新京报,该专访文章严格遵循采访原 则,内容比起其他维权类稿件也并无突破。但该文引起中宣部和光明日报强烈不满。光明日报由某副总编带队组成审阅组入驻新京报,在每日出版前审稿、评议。目 前,审稿组每日在新京报四层审稿,众目睽睽下,并不避讳,在实质上限制了新京报的独立采编工作。
无巧不巧,国家机器也开始对新京报发难。6月 1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显著位置发文,指新京报"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报道不实。该报道在采访和编辑上确实存在问题,但新京报同样并非独家首发, 由于出版周期差异,已有京城其他媒体提前或同期刊出该报道。发改委在辟谣文中单点新京报的名字,而新华社"恰好"立即将该文作为通稿,全文转发至全国媒 体,事实上完成了对新京报的污名扩大化。
以上各事,若孤立发生,报纸可能通过沟通交流消除影响;即使连续发生,主管单位与报纸领导若能充分沟 通,及时应对,也不致伤筋动骨。但作为主管单位,光明日报却没有出手相救,反而如2005年新京报地震时一样,趁机出手夺取控制权。在审稿组入驻后,光明 日报提出,鉴于新京报"事故"频发,应尝试将审稿组常设化。
新京报的成立,经中共最高宣传主管部门特许,由南方报业跨地与光明日报合作开办。 2005年,两岁的新京报经历"父母离婚",南方报业事实撤资,光明日报独揽管理权,由此引发人事地震,大批采编精英出走。2010年,在管制日渐收紧之 时,打击骤然接踵而至,新京报可能面临二次震荡。与其所代表的媒体改革尝试方向一样,新京报的前途,也渐渐模糊。
转自:天涯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