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审查问题的经济解法
上周,新疆境内持续近一年的通信管制取消,新疆网民终于能像其他省市的同胞一样上网了。他们的兴奋可想而知,不过也有人不高兴,据说,卡拉OK店的老板们因为生意骤降而愁眉苦脸。
新疆的这次史无前例的断网必将写入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大事记中,个中得失也许只有新疆人自己才能做出全面的评价。不少网民担心:新疆的经验会不会推广到全国?会不会有哪一天四川、广东,甚至北京也断网?
答案是:绝无可能。一方面,绝大部分省市不存在如新疆般复杂的局势,没有断网的必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了互联网,大部分省市的经济 社会生活将迅速崩溃,尤其是以外向型经济为重头的沿海省份,一旦与外商在网上失去联系,被蒸发的财富将是天文数字,中国引以为傲的经济发展数据将不复存 在。
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不少网民挂在嘴边的"大中华局域网"预言只是个玩笑,并无可信度。除非回到清朝,或者变成朝鲜,但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互联网问题是多维度的,如果死死抠住它的政治特征不放,仅仅纠缠于它的民主自由意义,将很可能导致我们遗忘它更丰富的内涵。在我看来,探讨互联网的经济问题就是一个不错的进路。
据《参考消息》报道,5月17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内莉・克勒斯(Neelie Kroes)在上海参访土豆网时表示,中国对互联网网站的审查制度构成了一道贸易壁垒,此问题应该由WTO出面解决。她说,只要对沟通造成真正障碍,这就 是一个贸易问题,"我尽我的能力令欧洲企业在中国能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竞技场――反之亦然。"
而就在不久前,"谷歌退出中国"的风波中,也传出过希望WTO组织介入的声音。
将互联网审查问题交由WTO这样的国际组织来参与解决,这是一种合理的方式。事实上,作为一个致力于在国际社会构建"负责任"形象的大国,中国也不愿意因互联网审查问题在国际社会长期背负骂名,若有国际组织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对话,不失为一件好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贸易问题只是经济问题的一种,它虽然比直接的政治抨击来得和缓,但仍然不可避免地掺杂有政治因素。而国际组织的参与,在现实的语境中也不得不反复界定"干涉内政"的红线。
在国内,互联网审查问题同样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入手和试图解决。2007年4月28日,上海市民杜东劲起诉上海电信,诉称:根据协议的约定,被告负责 为原告安装并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在存在宽带接入障碍的情况下应当及时修复或调通,如不能及时修复或调通则应当及时通知原告,并免收障碍期间的月租费。原告 要求中国电信履行合同义务就一个内容普通的商业网站http: //www.realcix.com/不能被访问提供不能被访问的原因,而被告既不给予修复,也不给予解释原因,因此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履约。
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被外界炒作为"首例起诉GFW案"的案件其实是从合同履约的角度提出的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虽然原告两审均告败诉,但仍然可以为我们打开思路。
为什么要提出互联网审查问题的经济解法?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经济问题往往是意识形态无涉的,并没有敏感到无法解决的程度;其二,经济问题往往是 需要明晰、确定的解决方案的,你无法用含混的语句来代替明确的数字,这恰恰有助于改变中国互联网审查中最大的问题――不公开、不明确。
概言之,在目前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将互联网审查问题向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方向引导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只会加剧对立的情绪。相反,正如中国的许多问题都是从经济领域首先解冻一样,互联网审查问题的经济解法是一条可以考虑的路径。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