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各种在墙内看不到的新闻消息...
如遇无法显示网页(This Page Cannot be found)、连接被重置(Connection was reset)、连接超时(Connection timed out)请多刷新几次页面;或请翻墙访问,如何翻墙请Google ...

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

朝鲜问题开启中美伙伴关系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7/17/08

  朝鲜(原文称北韩,下同,本网注)在今年六月下旬炸毁宁边地区的核冷却塔设施,是朝鲜半岛迈向无核化的重大进展。朝鲜一向维持神秘、独立、不向各国压力妥协的态度,令各国十分头痛。过去几年来,由于中国(原文称中共,下同,本网注)居中协调,经过多回合的六方会谈,朝鲜问题才从原本的胶着,渐露曙光。美国华盛顿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今年六月发表一篇由华府智库CSIS研究员Bonnie Glaser及Wang Liang所合着,题为"朝鲜问题开启中美友好契机?"(North Korea: The Beginning of a China-U.S. Partnership?)的文章,详细分析小布什总统上台后,中美两国关系因为朝鲜问题而出现的转变。

  一、前言

  2007年2月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希尔(Christopher Hill)在六方会谈取得协议后表示:"六方会谈的过程让美国与中国更加靠近"。希尔的这番谈话固然有鼓励中国继续在朝鲜问题上加把劲的用意,也某种程度上反应了真实情况。2002年秋天,美国改变对朝鲜问题的策略,决定拉拢中国加入协调,中国一开始有所保留,但随着六方会谈的演进,中国的角色从最早的被动观望,转为协商主办国,最后更成为主要协商者及诚实中间人。中国似乎有意变成如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所说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

  二、会谈进展

  美中关系在小布什上台之初,发生中美军机擦撞事件后跌入谷底,同年九月的九一一事件虽然使美国的国安战略重心移向反恐,但美中两国间仍存在矛盾与猜疑。

  过去美国皆以双边思维处理朝鲜问题,直到2002年,美国开始思考拉拢东亚相关国家共同介入,向朝鲜施压。北京一开始基于一些理由对于美国提议持保留态度:一是不确定美国对朝鲜大量生产铀的指控是否正确;二是中国认为朝鲜拥核是为增加谈判筹码,情况并未严重到需要其它国家介入;三是中国不愿意和美国站在同一阵线,让朝鲜感觉被出卖;四是当时中国的外交仍以维持低调为主要策略。

  2002年10月布江会,美国正式向中国要求,请中国以对朝鲜的影响力,出面协助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非核化问题,这是所谓的"克劳福共识"(Crawford consensus),但当时只有初步共识,却并未有执行细节。北京的被动使得朝鲜依旧保持强势,北京甚至告诉当时到访的前国防部长斐瑞(William Perry):"朝鲜危机是美国造成的,解铃仍需系铃人。"

  直到2003年初,中国的态度才出现转变,因为朝鲜重启核反应炉、退出核反扩散条约(NPT)、赶走国际原子能总署的观察员等举动,使中国意识到事态严重。中国开始体认到问题不可能由美国与朝鲜两国自行解决,美国若真对朝鲜动武,朝鲜难民大量外逃,对中国将是极大困扰。在中国内部有人主张与朝鲜恢复协防条约,但朝鲜拒绝;也有人认为应藉此机会改善与美国关系,2003年2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中国大陆,向中国保证美国决心以外交手段解决朝鲜问题,且认为只有多边方式才能解决。这些发展改变了中国的态度,开始出面协调朝鲜加入多边谈判,对朝鲜的态度也转趋强硬,在朝鲜进行测试飞弹后,中国亦以技术维修理由,停止大庆油管对朝鲜送油三天。中国的施压立即收到成效,同年三月,朝鲜同意进行三边会谈。

  会谈虽然没有立即成果,却是重大突破;同年八月,第一次六方会谈召开,在中国居中协调,美国与朝鲜在会议期间进行两场非正式的双边会谈,美国当时的国务卿盛赞美中关系是"尼克松初访大陆以来最好的一刻",美国欢迎一个"强大、和平、繁荣的中国崛起"。

  在此后到2005年7月间,又召开过三回合的六方会谈,进展不多,原因在于美国和朝鲜相互不愿让步,中国则是能在美韩之间维持微妙的协调角色。中国虽然对美国的坚不让步感到失望,但仍坚定地以达到朝鲜半岛非核化为目标,透过各种管道向朝鲜恩威并施。由于朝核问题迟迟无法取得进展,不仅美国感到无奈,中国也感到不能继续长久拖延下去,立场转趋强硬,要求美国和朝鲜双方都必须各退一步,否则不愿退让的一方便必须为谈判失败负起责任。结果双方果然都作出退让承诺。2005年11月,小布什总统访问大陆时甚至公开盛赞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主导性力量。

  2005年到2006年会谈陷入胶着,但中国持续居间斡旋,2005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朝鲜,2006年1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回访中国大陆;2006年4月布胡高峰会中,朝鲜问题也是其中最重要的议题。2006年7月朝鲜试射飞弹,同年十月进行核试爆,使中国立场渐渐向美国倾斜,中国终于加入美国在安理会的提案,对朝鲜进行讉责。2007年2月,美国为求谈判有所突破,开始采取对朝鲜直接接触策略,在北京召开的六方会谈最后达成行动细节,是六方会谈的重大进展。

  三、异中求同

  事实上,美中在朝鲜问题上能维持合作是相当难得的,因为一开始两国立场南猿北辙。对美国而言,朝鲜拥核是不能接受的,朝鲜可能和恐怖份子接触合作也是美国不能容忍的,美国对金日成政权更是一向有恶感,这些因素让美国对朝鲜采取的战略是压制(squeezing),压制若要有效,中国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朝鲜90%的石油有赖中国供应。

  对中国而言,朝鲜是长期盟友,虽然中国对朝鲜不愿接受中国建议,对外开放或进行改革感到失望,但在中国外交战略中,朝鲜仍是中国的盟邦。中国赞同美国的朝鲜半岛非核化目标,并不是因为害怕朝鲜会把炮口对向中国,而是介意其它国家的观感。中国也担忧朝鲜会行为失控,进而导致国际间大幅度核武扩散,这样的发展将会影响到中国外围安全。

  因此中国在朝鲜问题的立场是渐渐向美国靠拢,中国已经不反对对朝鲜政治施压,但对朝鲜采取经济制裁仍有保留,因为担心朝鲜政权因而垮台,将导致大量难民外逃到中国大陆边境,造成不安定;经济制裁对朝鲜正起步的巿场改革必定造成极大伤害,人民将是最大受害者;中国也不认同国际间的看法,认为对朝鲜施压必定使朝鲜屈服,中国认为如此反而将使朝鲜变得更加躁进、不可预测;中国也担必,若加入国际经济制裁行列,中国与朝鲜关系势必决裂,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也将因此消失。

  但中国加入国际1718决议的制裁行列,则是对于朝鲜未经与中国蹉商即采取的冒然行为公开抗议,中国也承认过去一眛向朝鲜妥协的政策是失败的。中国认为未来对朝鲜沟通必须恩威并施,但中国绝无意与朝鲜交恶,只是希望朝鲜警觉,若抛开中国,朝鲜讨不到便宜。

  四、高层沟通

  朝鲜问题使得美中交往提高至领导人直接沟通层级,布什信守承诺,不支持台湾片面改变现状的行为,也使中国愿意加强与美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从2002年到2007年2月六方会谈取得协议以来,美中高层热线至少激活过十三次,在不同的场合中也举行过九次双边高峰会谈,2006年4月的布胡会让两国互信大幅向前迈进。
  
  五、对未来美中合作的意涵

  朝鲜问题能取得目前的进展有很大原因得归功于美中合作,美国一开始并不愿意和朝鲜谈判,是中国居中协调,虽然美国目前已开始转向和朝鲜直接谈判,六方会谈及中国的角色似有走下坡的情况,但从美中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对美国外交而言仍有相当多的启发:

  首先,美中在朝鲜问题上固然有共同利益,但并不一致,然尽管如此,只要双方的目标相同,在方法上双方有可能求同存异,进行合作。

  其次,北京的立场一向是不希望过度介入外围乃至于国际的安全争端,而是把焦点放在处理大陆经济发展议题,除非与中国直接相关,不作为的代价高于介入,中国才会采取行动。

  第三,美国与中国虽然对于国际经济制裁的效力有不同意见,但中国仍会选择性地加入制裁,中国认为有限的压力会释放政治讯号,完全的经济制裁惩罚的不是政治人物,而是无辜人民。

  第四,缺乏互信及对对方长期意图的不确定,仍旧阻碍中美全面安全合作,但若藉由经常性的高层沟通,会对提升双方互信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的崛起"是必然趋势,唯有美中合作才能解决许多国际争端,在朝鲜问题上已经证明中国影响力不容小觑,未来在类似的苏丹、伊朗、缅甸等问题上,中国势必仍将扮演关键角色。美国有必要与中国继续对话,维持友好关系,并建立更稳固的互信。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