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经典“羊头”与艺术“狗肉”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于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所谓名利场销金窟,没有招牌是行不通的,自己也深知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做法惹人唾骂,可是手头的羊肉紧缺,想要处处名副其实又谈何容易,悬挂羊头吆喝买卖,兜售狗肉敷衍了事,也是迫不得已。没有羊肉,又羡慕羊价钱,满怀非分之想全是功利之心,也只有将就着把狗肉来充数。
于是便有了历史剧、名人剧、名作改编剧、古典名著翻拍剧纷纷粉墨登场。后来,历史剧胡搞被明令禁止,名人剧失实会惹上官司麻烦,名作剧更是有些供不应求,时下市面上流行的名作,贫瘠单薄,想要变成影视剧是在太难,于是古典名著就成了众望所归的"羊头"。
古典名著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民族文化经典,在民族文化传统中有无可争议的号召力。挂上这块羊头,可以省去数以千万计的宣传费用,基本上不必为争取民众关注的问题发愁。而且古典名著这个羊头名号响亮来历颇大,不管多大来头的大腕,都不会嫌古典名著有失自己身份。像吴宇森、叶锦添、李少红等人,虽然在业内堪称巨擘大牌,但也觉得借古典名著为自己造造声势并无不可。这也可见古典名著作为千百年不烂的羊头的恒久号召力。
当然,古典名著这个羊头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人们对这只羊的滋味儿太熟悉,所以一旦掺了狗肉进去,很容易穿帮,而且大家对这个羊头的感情比较深,一般也不大容易容忍在这里面掺杂狗肉。这就是最近吴宇森的《赤壁》惹来恶评,叶锦添的红楼定妆骂声如潮的原因吧?
其实观众也大可不必这样认真,因为羊头和狗肉在文艺界做孪生兄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这些年大家搞完了秦皇搞汉武,写完了唐宗写明祖,忽而搞什么天下一统,忽而说什么兄弟反目,这里抄的是哈姆雷特,那里搅的是争风吃醋,各种羊头漫天飞舞眼花缭乱,各种狗肉满地翻滚手忙脚乱。说来说去就是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你多大来历的羊头,大艺术家都得把你拽到他这堆狗肉的水平上,他绝不会扭着拗着把自己提高到羊肉的水平上。于是经典羊头和艺术狗肉的变奏就成了近几年影视文艺的主旋律。
把羊头拽到狗肉的水平上,不是因为大艺术家的自以为是,虽然他们常常用自以为是的口气来评述这件事儿,但那只是他们的障眼法,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很难在短期内把自己提高到羊头相应的羊肉的水平上。无论他们怎样呕心沥血,以他们眼下的文化程度和文化修养,他们暂时只能拿出狗肉来敷衍。他们有时会做出很傲慢的样子指着一堆狗肉说:这就是我做的羊肉,我眼中的羊肉就是这样的。但他们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把握,他们只能用所谓大师名流的身份来虚张声势,掩盖自己对羊头和羊肉的一知半解。
放下自己大师的名头,名导演的身份,和舍我其谁的意气,平心静气地、谦逊地、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地看看《红楼梦》,谁都会发现眼下这堆狗肉和那个羊头实在是太不般配。我只是奇怪,叶锦添也好,李少红也罢,在曹雪芹面前谦虚地做一回学生也不至于辱没了自己的名头,更何况还要借助曹雪芹的声望影响这块羊头给自己脸上贴金,何至于如此傲慢,坚决摈弃学习的姿态呢?如果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必要再学习什么,本来也可以不做红楼梦,暂时放弃这块羊头,又何必一定要用自己粗陋不堪的艺术狗肉诋毁曹雪芹那呕心沥血的经典羊头呢?
如果叶锦添去故宫游览,一时游兴大发,深感中华民族伟大先人的建筑艺术之精湛,便也跃跃欲试,终于一时手痒,大事做作一番,将御花园后门改装成一个狗洞,又在横楣上题上叶锦添的名字:"叶锦添版故宫御花园后门"。我想一定会有相关法律制裁他的。
可是他把《红楼梦》糟蹋成这个样子,大家只能用舆论来谴责他,却莫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趾高气扬地继续用狗血涂抹羊头,却不能不令我们扼腕叹息。
我们或许急需为经典"羊头"确立相应法规,使其免受艺术"狗肉"的侮辱。相比之下,文化经典比文物有更大价值,寄托人更多的文化情感,而且更容易被人篡改侵害,因此也理应受到更好的保护。
如果不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阻止他们,艺术狗肉是不会主动停止对经典羊头的侮辱的。因为他们贪慕羊头,又只有狗肉,还不想老老实实学着养羊,所以挂经典羊头卖艺术狗肉已经成了一种职业本能。我以为还是应该尽快阻止他们这样搞下去,否则等他们满街挂经典羊头成车卖艺术狗肉的时候,这个时代的文艺,就可能被他们彻底断送了。(作者:李梦痴)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星岛时评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