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含量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一个国家的形象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认知者对于该国家认知的反映。历史上,中国形象在世界上有着不同的面貌。从哲学家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对中国的崇拜和赞美,到19世纪的政客商人对中国形象"堕落的黑暗王国"的丑化;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黄祸论"的流行,到20世纪对红星照耀下的苏维埃政权的礼赞;从费正清对于现实中国中传统的探究,到觉醒的龙、可怕对手的言论,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认知者眼中不断发生着变化。美国学者哈罗德·伊萨克斯撰写的《美国的中国形象》一书,就将美国的中国形象细分为6个时期:18世纪的崇敬时期;1840年至1905年的蔑视时期;1905年至1937年的仁慈时期;1937年至1944年的钦佩时期;1944年至1949年的幻灭时期;1949年开始的一段敌视时期。
文化是一个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方面,是外来者认知该国国家形象的体验对象;它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基本面容,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在努力提升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形象的塑造。但是目前,从文化建设方面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如思维与观念的惰性,我们常常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常常重视现代色彩,而忽视文化传统;常常重视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同时,我们还在民族文化素质方面存在一些弱点,如国民文化素质有待全面提高、崇洋媚外心态、现代化的物质形态化等。我们的文化理论也十分薄弱,通行的文化理论大多从西方"拿来",缺乏本民族的东西,缺乏文化理论创造的心态,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比较严重。此外,我们仍然存在上下之间的差距,如政府行为与民众意识的差距、领导意识与群众观念的落差等。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筑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的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注重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就必须注重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中的文化含量。
在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努力发掘弘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着世界性的重要影响。自孔子以来的中国优秀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更为世界所折服。欧洲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志》中就写道:"让我们首先注意一个民族,她在我们还没有发明文字时,就已拥有一部以固定的语言连续记载的历史了。""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和资源。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西方、崇尚西方,而忽略了本国文化优良传统的发掘与弘扬。我们应当在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典籍中,去粗取精、古为今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在充分发掘弘扬中国文化优良传统中,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
二是全球化背景中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人们常说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又对于发展中国家构成某种威胁,其中包括在世界性的文化趋同中对本民族文化带来的弱化影响。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面容,它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形态。梁漱溟在谈到中国文化传统时认为,"我相信全部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至少与各部门各方面相连贯)。它为中国人所享用,亦出于中国人之所创造,复转而陶铸了中国人"。这表明,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在城市改造建设中注重保护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在社会生活中强调传承民族节庆和民俗传统,在文化艺术中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民间手艺的传承保护。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本色构成了民族的面貌,也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真正提升国家形象,也才不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模糊了民族的身份和认同。
三是在汲取域外文化精髓中建设当代文化。推进文化建设、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并非意味着封闭、排外。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大国的气度,不断接受和汲取域外文化精髓。要以"拿来主义"的姿态,经过分析甄别,分清精华与糟粕,在传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中,汲取域外文化精髓,建设中国当代文化,在与时俱进中使中国跟上世界的步伐,使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与世界接轨。余英时在《以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意义》中指出,"整体地看,中国的价值系统是经得起现代化以至'现代以后'的挑战而不致于失去它的存在根据的。……各大文化当然都经过了多次变迁,但其价值系统的中心部分至今仍充满着活力。"这一分析,道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因此,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关注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也应充满信心地汲取域外文化。
四是在加强文化交流中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文化交流奠定国家形象的基础,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到门多萨神父《大中华帝国志》中的大中华形象;从伏尔泰《风俗志》中的孔夫子的中国,到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中的中国根据地,在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录写中,中国形象以不同的面貌得以展现。但总的来说,在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下,域外的人们多凭借想象建构起了被误读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以后,在加快与境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世界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也更加了解世界,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断翻新。当前,应更加推动文化交流,其中不仅要将国外的文化艺术团体请进来,还应让国内的文化艺术团体走出去,在加强文化交流中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以文化形象的魅力塑造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形象,影响世界的眼光。
五是注重塑造国家文化形象时的文化策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形象已成为世界的某种共识,但作为文化大国的形象仍未在世界上确立。因此,在塑造国家的文化形象时,应注重某些文化策略,积极塑造一个亲和的国家文化形象。具体应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与第三世界的文化交流。我们不仅要加强与美英法等世界强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应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2、加强民间团体的文化交流。在以政府角度展开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更应注重民间团体间的文化交往,在和谐融洽的民间交往中,扩大文化中国的影响,提升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3、树立亲和的国家形象。利马窦在《中国札记》中指出,虽然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雄厚,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在当前的文化交流中,我们也应主动地树立这样一个亲和的国家形象,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4、扩大城市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文化的交往不仅在于各国政府和个人之间,也涉及到城市之间的国际交流,无论是建立城市之间的姊妹关系,还是以双方城市命名的文化交流活动,都对于加强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 杨剑龙 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星岛时评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